23:34
01-第一章-第一节-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(一)
33:35
02-第一章-第一节-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(二)
21:26
03-第一章-第一节-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(三)
22:11
04-第一章-第二节-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(一)
29:56
05-第一章-第二节-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(二)
29:25
06-第一章-第二节-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(三)
19:29
07-第一章-第二节-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(四)
19:36
08-第一章-第二节-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(五)
18:43
10-第一章-第四、五节-安全生产管理理念、安全文化
24:49
11-第二章-第一节-安全生产责任制(一)
30:54
12-第二章-第一节-安全生产责任制(二)
27:30
13-第二章-第二节-安全生产规章制度(一)
18:47
14-第二章-第二节-安全生产规章制度(二)
30:20
16-第二章-第四节-安全生产教育培训(一)
30:50
17-第二章-第四节-安全生产教育培训(二)
25:19
18-第二章-第四节-安全生产教育培训(三)
31:24
19-第二章-第四节-安全生产教育培训(四)
33:07
20-第二章-第五节-建设项目安全设施“三同时”(一)
24:50
21-第二章-第五节-建设项目安全设施“三同时”(二)
31:59
22-第二章-第五节-建设项目安全设施“三同时”(三)
28:34
23-第二章-第六节-重大危险源(一)
18:13
24-第二章-第六节-重大危险源(二)
28:59
25-第二章-第六节-重大危险源(三)
26:04
26-第二章-第六节-重大危险源(四)
22:32
28-第二章-第八节-特种设备设施安全(一)
27:23
29-第二章-第八节-特种设备设施安全(二)
29:28
30-第二章-第八节-特种设备设施安全(三)
27:47
31-第二章-第八节-特种设备设施安全(四)
32:00
32-第二章-第九节-安全技术措施(一)
25:03
33-第二章-第九节-安全技术措施(二)
21:22
34-第二章-第九节-安全技术措施(三)
18:06
35-第二章-第九节-安全技术措施(四)
30:15
36-第二章-第十节-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(一)
24:40
37-第二章-第十节-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(二)
23:46
38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一)
27:48
39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二)
28:43
40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三)
30:09
41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四)
31:23
42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五)
28:56
43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六)
19:09
44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七)
22:22
45-第二章-第十一节-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八)
21:53
46-第二章-第十二节-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(一)
26:15
47-第二章-第十二节-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(二)
30:46
48-第二章-第十二节-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(三)
33:05
49-第二章-第十二节-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(四)
27:40
50-第二章-第十三节-个体防护装备管理(一)
30:50
51-第二章-第十三节-个体防护装备管理(二)
28:20
52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一)
32:31
53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二)
35:49
54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三)
27:39
55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四)
22:03
56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五)
28:43
57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六)
30:32
58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七)
31:44
59-第二章-第十四节-特殊作业安全管理(八)
28:52
60-第二章-第十五节-承包商管理(一)
24:47
61-第二章-第十五节-承包商管理(二)
20:51
62-第二章-第十六节-企业安全文化建设(一)
22:50
63-第二章-第十六节-企业安全文化建设(二)
24:20
64-第二章-第十七节-安全生产标准化(一)
20:09
65-第二章-第十七节-安全生产标准化(二)
30:29
66-第二章-第十七节-安全生产标准化(三)
09:04
67-第二章-第十八节-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
15:50
68-第三章-第一节-安全评价的分类、原则及依据
23:56
69-第三章-第二节-安全评价的程序和内容
16:01
70-第三章-第三节-危险、有害因素辨识(一)
28:35
71-第三章-第三节-危险、有害因素辨识(二)
26:19
72-第三章-第四节-安全评价方法(一)
19:45
73-第三章-第四节-安全评价方法(二)
27:23
74-第三章-第四节-安全评价方法(三)
27:35
75-第三章-第四节-安全评价方法(四)
29:10
76-第三章-第四、五节-安全评价方法、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写要求(五)
27:08
78-第四章-第二、三节-职业病危害识别、评价与控制、职业病危害管理
29:53
79-第五章-第一、二节-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
32:29
80-第五章-第三节-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(一)
36:25
81-第五章-第三节-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(二)
24:43
84-第六章-第一节-生产安全事故报告
20:33
85-第六章-第二节-事故调查与分析(一)
23:54
86-第六章-第二节-事故调查与分析(二)
30:42
90-第八章-第二节- 事故统计与报表制度(一)
20:56
91-第八章-第二节- 事故统计与报表制度(二)